放屁?!
- 林冠傑教授
- 2018年10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放屁篇1:放屁好唔好?臭屁衰過響屁?中醫解迷思
明報OL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24日

放屁好唔好?放臭屁不健康嗎?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接受明報網站訪問,解答關於放屁的問題,他說:「人人日日都會放屁,只是自己知不知道而已。」
問:放屁好唔好?
成人每人每日會放屁約500至1000毫升,部分人會明顯發出「呠呠」聲,部分人則會不經意放屁,例如大便時「漏屁」(排放氣體)。放屁是正常生理現象,次數或味道,則因應吃了什麼食物、體質而受影響。
問:屁臭唔係好事?
俗語說的「臭屁唔響,響屁唔臭」,真的嗎?中醫角度,屁的味道濃淡,比屁聲大小更重要,林冠傑說:「臭響屁,健康情況最不理想。不臭響屁,是正常情況。屁不臭不響,即是放了屁都不知道,健康情況最好。」
林冠傑解釋,不經意漏屁者身體較好,「肺主大腸,傷表裏」,肺氣好,腸臟蠕動較好,吸收和消化系統亦較好,所以感受不到腸臟不規則蠕動時,放了屁都不會有特別感覺。
長期放臭屁者,如果長時間消化不良、大便有血,應盡早求醫接受檢查,嚴重情況有機會是大腸癌或直腸癌。
知多啲:實症放屁 vs.虛症放屁
實症放屁──經常飲食肥甘厚膩者(如狂打邊爐),肉食的動物蛋白質,以及味濃食物(如辣椒、蒜、雞蛋等)都會增加體內硫化氫及糞臭素,加上消化不良,便會令濕熱下注膀胱,增加放屁機會,此類屁味濃臭,屬實症放屁。
虛症放屁──飲食多吃高纖、澱粉質者(如茹素者),較易產生二氧化碳,增加放屁機會,屁味相對較淡。另外,肺弱、腸臟蠕動差、消化系統欠佳者,都較常放屁,屬虛症放屁。
文:黃廷希thwong02@mingpao.com
資料來源:明報OL(https://ol.mingpao.com/php/hotpick3.php?nodeid=1535452474824&issue=20181024)
放屁篇2:點解會放屁?進食·呼吸·說話·情緒都關事!
明報OL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24日

放屁令人尷尬,為何人會放屁?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表示,進食、呼吸、說話、情緒都是令人放屁的原因。
‧進食
進食時,咀嚼食物伴隨吞進空氣,食物在胃部消化約1小時,到達腸臟消化約5-50小時,腸臟內的細菌幫助發酵和分解食物,發酵過程在體內生產氮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消化過程亦會產生空氣,增加放屁機會。

‧食物
部分食物容易在人體製造氣體或刺激腸臟,增加放屁機會。
高纖:如蔬菜,容易在人體製氣。

高糖:如汽水或甜食等味甜,甜入脾胃,會刺激腸臟細菌增加,製造更多二氧化碳,容易造成氣體
積聚,形成脹滯、屁多。
麵包:含酵母粉,容易刺激腸臟,令蠕動過程不穩。
呼吸
呼吸過程令空氣進入身體。
‧說話
經常說話者,說話時吸入空氣,亦會出現多屁情況,濃臭與否,視乎飲食和消化系統。
‧情緒
情緒差或緊張者,容易肝氣鬱結,肝會影響脾胃,令腸臟蠕動不穩定,消化功能欠佳,便會多屁。
文:黃廷希 thwong02@mingpao.com
資料來源:明報OL(https://ol.mingpao.com/php/hotpick3.php?nodeid=1535455686575&issue=20181024)